新闻中心

2019-12-30

2020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演出季发布会

 

经过六年运营,“大鲸鱼”已成为中外优质儿童演艺资源的集聚地。至2019年底,剧场演出场次达到2700余场,观众人次超过126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遨游在沪上孩子记忆中的“大鲸鱼”,其品牌效应不断溢出,从开始的妈妈俱乐部、爸爸俱乐部,发展到演艺工作坊、演出代理、自制剧目,形成了完整的内容生产、演出和运营能力。可以说,“大鲸鱼”为“后世博时代”演艺资源开发再利用、助力演艺大世界文化艺术活力持续迸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优秀样本。

2020年,“大鲸鱼”再出发,围绕“经典、创意、快乐”,全年精心策划了40个主办演出节目,在持续提供优质演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宝贝,来看戏》《宝贝爱中华》等优质美育品牌。同时,辐射全国的“小鲸鱼计划”更是新鲜出炉,致力于将剧场运营理念与优质内容制作,带向各地,邀请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共享艺术之美。

 

  1. 六年运营,“大鲸鱼”打造上海儿童演艺“金字招牌”

 

  1. 深入拓展低龄美育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一个优秀的儿童专属剧场,其最根本的功能是什么?我们始终认为,培养培育低年龄儿童群体对于艺术的感知,与家长一起帮孩子们扣好人生“美育”的第一粒扣子,是“大鲸鱼”的初心所在。

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戏曲传承发展而。其中特别要求“全国大中小学应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及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优秀、经典、适合学生观看的戏曲艺术作品……戏曲演出要同讲解、示范等形式结合起来,加强普及教育。”

而“大鲸鱼”一直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上海儿童专属的一流剧场,“大鲸鱼”没有满足只是成为海外一流演出的集聚地,同样也在传承传统戏曲方面主动作为,在2014年就推出了将经典美影厂动画与传统戏曲演出结合的《爸爸妈妈的童年记忆》,此后,又在2016年成功推出《宝贝,来看戏》这一公益演出品牌,并生动实践着如何将讲解、示范与演出充分结合,针对低龄儿童打造戏曲美育教育的演出模式。经过四年尝试,已经与全国十多家院团合作,引进京剧、川剧、昆曲、评弹等14个剧种,上演57台演出,收获一大批铁杆小粉丝。

也正是这一项目的成功成熟,让“大鲸鱼”趁热打铁,在2018年进一步推出了《宝贝爱中华》。这一品牌旨在展示多元而富有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歌舞。品牌融合舞台歌舞表演、服饰乐器展示等内容,分季度推出一个少数民族的特色专场,让孩子们在艺术的体验中领略少数民族的风采。

2020年,《宝贝,来看戏!》项目将在现有演出基础上,联合各戏曲院团,建立宝贝戏曲艺术联盟,搭建传承、研究、孵化、创作平台,让孩子们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自信与底气。此外,大鲸鱼剧场还将推出介绍不同音乐演奏类型的《宝贝哆来咪》以及家庭不插电音乐会《宝贝,听我唱》。通过对于不同艺术样式的演出品牌打造,将“大鲸鱼”的美育理念不断向外延伸,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

 

  1. 好节目才是核心竞争力

海外优质内容的引进,是对孩子们艺术视野的拓宽和提升,同时也为孩子们建立了一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让孩子们通过这一平台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六年来,“大鲸鱼”深耕儿童演艺市场,推出了《安东尼亚诺新年合唱音乐会》《BBC冰冻星球纪录片音乐会》《老虎来喝下午茶》等一系列话题性海外儿童演出节目。其中《翻滚吧,宝贝》、《甲壳虫宝宝》等还成为“常客”,不止一次地与沪上小观众见面。

作为海外优质内容的“招牌”,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连续五年来沪跨年演出,五年来,合唱团演出成为剧场固定的“跨年菜单”。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这群小天使再度助阵,演唱意文歌曲《鳄鱼怎么叫》与中文歌曲《茉莉花》。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拿手金曲也有了中文版。

接下来的一整年,还会有一系列优质剧目陆续上演。比如,来自西班牙的趣味音乐会《会跳舞的提琴》,BBC交响乐音乐会全新系列《地球脉动2》,西班牙经典手偶剧《泥娃娃》,立陶宛丹斯玛剧团全新小宝宝启智剧《找一找,草地里有什么》和经典的《翻滚吧,宝贝》,西班牙阿卡丹泽剧团演绎艺术大师系列现代舞《达芬奇的翅膀》,加拿大物件剧《会讲故事的塑料袋》,西班牙大型泡泡秀《哇~泡泡!》等等。让上海小观众可以“零时差”对接国际舞台的一流儿童节目演出。

 

  1. 提质增效,助力演艺大世界活力区

作为“演艺大世界”的一分子,地处苗江路800号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其前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的所在地。刚刚定址于此,许多人都不看好。

作为世博会企业馆集群,汽车馆隔壁是中国船舶馆和信息通信馆。从外部看,这里没有现成的文化消费环境,周边的餐饮、休闲、娱乐设施也很少。而场馆内部改造后,其主剧场也不是传统的镜框式舞台。270度开放的圆形舞台给一些传统儿童演出如何上演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不过,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运营团队迎难而上,从剧场的昵称入手,让充满金属质感的汽车展馆,化身为小朋友能够亲近喜欢的“大鲸鱼”。进而逐步扭转公众的既有印象,并成为沪上家长最信赖的儿童演出剧场之一。

 

二、大鲸鱼“孵化”小鲸鱼:逐步拓展全国影响力

1. 从引进到制作,“小而美”的中文版剧目受市场青睐

“大鲸鱼”不只满足于引进海外一流剧目,满足上海家长孩子日益提高的文化演出需求;与此同时,还通过引进剧目遴选出符合中国儿童审美需要、知识获取的项目,从制作中文版起步,慢慢带动中国儿童剧演出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为“大鲸鱼”首部自制剧,《我要飞,去月球》中文版已经演出120场。相比于成人剧动辄数百演职人员规模、华丽布景与巨额投入,面向孩子的作品绝不是以恢宏场面、明星阵容取胜。《我要飞,去月球》这部西班牙多媒体剧全程只有一位演员,与多媒体屏幕上的动画互动,却赢得家长和孩子的一致点赞。该剧的姐妹篇《看不见的朋友》也已于2019年6月制作完成,已经通过上海市民文化配送平台进入社区演出21场。目前,两个剧目不仅已经走遍上海各个行政区的社区和校园,眼下也已经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剧场继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新年音乐会后,又一“文化输出”的重要产品。

 

2. 服务长三角,输出儿童剧场运营的“上海经验”

如今,借由《我要飞,去月球》《看不见的朋友》等自制海外剧中文版“走出去”的演出,越来越多外地演出方关注到了“大鲸鱼”。其文化品牌效应不断溢出,在经营机制即将升级之际,“小鲸鱼计划”也因此应运而生,剧场将在观众群、演出场地、市场开放、教育拓展等多方面进一步升级这个品牌效应,该计划致力于扩大大鲸鱼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从剧场空间辐射至社区、学校,并走向长三角地区,将大鲸鱼的内容、服务以及品牌价值观以文化输出的方式得以进一步传播。

当“大鲸鱼”变成“小鲸鱼”游到全国各地,其收益的就不再仅仅只是上海的家长和孩子。未来,“小鲸鱼计划”不仅面向校园社区,完成“送演出进校园进社区”。背靠“大鲸鱼”每年数百场的演出。对于各地对接的剧场、校园和社区都能够有多达22个演出剧目或艺术教育项目可供选择合作。我们希望将“小鲸鱼计划”打造成上海的一块新的文化品牌,惠及更多长三角区域的学校和社区,让文化与创新融合,让生活更加美好。

 

三、接轨中福会平台资源,与兄弟单位积极互动

1. 中福会两大文化名片登录大鲸鱼舞台

2020年,除了继续引进优秀的海外演出及推出剧场原创的系列演出之外,大鲸鱼将积极与国内优秀团队合作。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新剧目《孩子剧团》,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大型歌舞演出《童心飞舞中国梦》将陆续登场。

《孩子剧团》讲述的是一段红色史实,如何让历史上的小战士和今天的红领巾在心灵上达成穿越时空的交流?这是创作者思考的问题。大时代中的小舞台,上演了战火纷飞中的少年们的爱国之情和追求光明的勇敢。编剧杜邨用纪实手法,展示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凶暴,着重刻画了7个出身不同、年龄不一的孩子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逐渐成长的过程,让今天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影子,但人物在苦难面前的坚定和信念,又给他们以榜样和引导。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是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女士于1955年6月1日亲手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名誉主任、艺术总监、上海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陈白桦担任团长。作为全国优秀少儿艺术团体,先后应邀出访了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被中外友人誉为“中国的小大使”、“上海的城市名片”。2020年,他们将把一整台经典歌舞晚会第一次完整地搬上大鲸鱼的舞台。

 

2. 强强联手 打造丰富多元的艺术教育活动

                  2014年起,大鲸鱼剧场陆续推出了“超级爸爸俱乐部”“超级妈妈俱乐部”“大鲸鱼集市”“大鲸鱼教室”四大亲子艺术教育活动品牌。五年多来,剧场积极与中福会系统单位联动,比如,与国际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联合推出超级妈妈俱乐部的“小宝宝启智系列讲座”,与中福会托儿所联合打造的“小宝宝启智工作坊”,与宋庆龄幼儿园男教师团联合打造“超级爸爸俱乐部-运动课”等项目,受到了沪上家庭青睐。2020年,剧场将继续联手中福会兄弟单位,探索推出覆盖内容更广泛、体验形式更多元的一系列艺术教育活动。

   2020,“大鲸鱼”带着“小鲸鱼”在艺术的海洋,邀你一起畅游。